广东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与技巧
导语 广东2013年高考志愿填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小编在整理总结了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1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以及2013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疑问解答。希望可以帮得到各位考生。
误区3
不明就里 望“名”填报
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
点拨:家长朋友需要注意,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录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发帖求助等,将自己的专业志向及兴趣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填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4
缺乏分析 不明规则
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同样要慎重,如果不加分析地填报,也容易报错志愿。志愿填报不可忽视志愿梯度,一般来说,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考生。
点拨:填报第二志愿要把握三原则:1.“有效落差”原则。所谓“有效落差”是指那些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的院校,才会给第二志愿考生录取的机会,所以应该把那些近年来出现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择对象;2.把握“先后顺序”原则。平行志愿的组合和排序是有技巧的,不能随意。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和喜欢的专业排在前面;3.把握“保底录取”原则。当第一志愿落选后,确保能被录取到符合最低要求的学校是填报第二志愿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选择一所第一志愿录取不会满额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以确保不出现上线落榜现象。
误区5
越俎代庖 大包大揽
填报志愿时,最紧张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最终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好事演变成坏事。
点拨:家长对考生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任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就难免出现偏颇。建议家长和考生尽量都站在彼此的立场折中处理,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最好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七大决策思路
2013年高考就快来到。高考之后就是志愿填报了,志愿是考生升学的志向,是招生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和家长必过的另一次“大考”。众所周知,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过程中,家长和考生往往会遇到很多难题。对于志愿填报,以下七种决策思路,可以为考生们参考参考。
1 录取优先
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2 就业优先
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有门路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为次要考虑。
3 专业志向优先
把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特长作为主导目标,重点选择所喜爱的专业,至于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是否好就业并不做过多要求。
4 学校优先
把选择名牌院校放在首位,而对专业的冷热不做特别考虑。
5 费用优先
如果家庭经济较困难,难以承受较高的收费标准,则把选择收费较低或奖学金较高、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放在首位。
6 地域优先
把选择京、津、沪及沿海城市的高校作为首选目标,其他因素则放置其后。
7 多项兼顾
将学校专业志向、升学与就业以及地域等因素兼顾考虑。
201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本一选学校,本二选专业
志愿是考生升学的志向,也是招生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如何才能填一张漂亮的志愿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志愿填报时,到底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呢?熊丙奇教授表示,如果考生的分数超过本一省控线,首先考虑在本一院校中选择一个好学校。因为本一院校大多是“985”、“211”院校,进入这样的院校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比普通院校更多的学习资源,还意味着将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些院校都有进校转专业的机会,即便录取时被录取到一个不太满意的专业,也可通过努力在第二年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考生的分数在本二省控线上,熊教授则建议考生首先考虑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列出自己最想进的学校、比较想进的学校、可以进的学校等;专业方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兴趣的专业找到对应的具有实力的院校,并通过平行志愿填报来实现。
比如,某考生喜欢英语专业,他完全可以以这一专业兴趣为线索,列出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分析自己的实力与高校的对应的情况,由此把这些学校作为自己的平行志愿。”熊教授强调,学生在选择时不能道听途说,一定要考虑全面,理性分析学校和专业,同时以学生自身的兴趣为准进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