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澳门创意葡挞,正!
安德鲁先生的照片挂在店铺柜子上,样子十分鬼马,Eileen说他是在“监视”员工
前来购买的游人众多,更是风雨不改
在澳门,一转身一拐弯,都有可能遇到味蕾的知己。从澳门市区驱车前往路环,沿途风景不断转换,心情也随之变了样。从五光十色与声色犬马,过渡到阳光海滩和世外桃源,不过是一桥之隔。即使你是个多么粗心大意的人,鼻子向导也会准时告诉你,这里藏有一股混合了英伦和葡国特色的烘烤香气,而香气的那端,正站着一位熟悉的知己,它的名字,叫做“安德鲁”。
顺着新鲜葡挞烘烤出来的香气,我来到了位于路环圆形广场附近最古老的安德鲁总店,这是一个飘着毛毛细雨的午后,游客很少,附近显得很安静,也难怪安德鲁的第二任继承人Eileen一直跟我强调,这里是rural(乡下)。曾经有一对爱上澳门的荷兰夫妇,在路环的圆形广场举行婚礼,并用葡挞做成大大的结婚蛋糕,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Eileen娓娓道来,她说关于葡挞的细碎,都已经是她生活难以割舍的部分了。
路环老店的外墙已经是斑驳不堪,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它的出品质量,不用指路,远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蛋香和玉桂香。做饼的员工都已是一把年纪,手势却是无比纯熟,捏饼皮、倒蛋浆、冷冻,然后放入烘炉,全都是手作的活,一盘几十个的葡挞,要花上几小时的功夫!以日售3000的销量来说,这除了是技术活,还需要一种过人的坚持。
1979年,英国人安德鲁(Andrew Stow)来到澳门从事工业药剂师,后来,因为他在葡萄牙尝到一种名为Pasteis de Nata的甜点,就很想能把这个连葡萄牙人也没推广开来的美食介绍到澳门,却苦于没有配方。不服输的安德鲁反复尝试,终于研发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葡挞。从饼店步行到安德鲁Café,不过短短两分钟,这里又是另一片天地,四面整齐而有趣的反光大镜子,锣鼓型米缸,懒洋洋的猫瓷器,临摹的英伦油画……满眼的伦敦情调,你很容易会猜出主人的国籍。尤其是Café后面那个小院子,不禁让人联想到英国诗人那许(Nash)的一首诗: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姑娘们跳着舞,天气温和,好鸟都歌唱起来,Cuckco,Jug-Jug,pee-wee,to-witta-woo(四种鸟叫声)”。我和Eileen站在这个小院子里,仿佛也听到了小鸟的这些叫声,那么快乐欢畅,不自觉就被感染,好比Eileen的来信下款一样:Keep Smiling(保持微笑)。
很可惜的是,安德鲁先生在2006年因为哮喘病离开了我们,低调的他在生前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人们对他的故事所知不多。Eileen说,无论饼店还是Café,自从安德鲁先生走后,就没有更改过一丝一毫。原味,除了是一份坚持,还是一份情谊,一种感动,浓浓的,化也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