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广州南北豆腐三国宴

台风一过,气温立即噌噌噌地上来了,直想吃点清淡兼排毒的东西。在日本,夏天必吃豆腐,它在日文里被唤作冷奴,小小一方以琉璃盏盛着,清凉且高贵,几乎和刺身同价。不过在广州,这么一个嫩得可以掐出水来的尤物价格却亲民得多,而且还有外来猛龙江南豆腐、本地姜车田豆腐和清远水鬼重豆腐,南北豆腐大对决,豆味浓VS水样滑VS炭烧香,看你更喜欢哪一款。

  咸肉百页冰豆腐

  上海流风豆腐:亲民版国宴菜

  对决者:江南豆腐

  在人民大会堂的国宴里,有一道名叫“刘安点丹”的豆腐菜,就是现场把豆浆撞入石膏粉里,盖上盖子,眨眼就凝成一碗鲜嫩豆腐花,迷倒了无数外国客。没想到居然在广州也发现了亲民版“刘安点丹”——餐厅自家浸发黄豆磨浆,由小巧盖碗改成实惠小木桶,配上清香微甜的自制桂花糖水,七夕的时候,小情侣点上一桶两人分,感觉浪漫也够看头。而它的现身地,就是以吃江南菜出名的沙面嚼江南。

  即撞豆腐花

  这回嚼江南推出的豆腐宴,以上海空运过来的江南流风豆腐为主,本地水豆腐为辅。所谓的流风豆腐也就是上海人俗称的冰豆腐,是将老豆腐平摊在竹筛里,用开水将豆腐浇一遍,等晾冷后冰冻,然后取出用冷水浸泡解冻,即成内里多孔的冰豆腐。之所以这么多孔,是因当豆腐冷到0℃以下时,豆腐里的水就要结成冰。水结冰体积变大,豆腐里面的微小缝隙就受到挤压,最后就变成网络形。等到冰融化时,被压的豆腐网络不能复原,因此冰豆腐就有了许多小孔。这种流风豆腐吃起来口感松软中带点弹力,而且饱吸搭配食材的味道和汁液,比我们平时吃惯的嫩如凝脂般水豆腐更容易入味。

  除了流风豆腐,这里以水豆腐做的菜式也极尽精巧之能事。譬如一道看起来简简单单的锦卤东星斑,一个个球形小球其实就是用豆腐搓出的外皮,里面再挖空了,填入东星斑肉、冬菇丝和芝麻。问师傅是不是像黄蓉做二十四桥明月夜般挖出的豆腐球?师傅赶快摇头,不过对于这豆腐到底怎么成球就愣是不肯细讲,看来得留给各路食林好汉去套喽。

  盐水豆腐滋味不错。

  客家车田豆腐:做足36下

  对决者:盐卤豆腐

  一般人印象中的豆腐都是水做的,但偏偏有一种豆腐就非得经历水火两重天才能成型,而且还不用石膏点卤,究竟何方豆腐这般厉害?就是滨江东车田情酒家里的车田豆腐喽。每天这里都得从车田运来几大板豆腐,因为一众客家人或是一票懂吃老餮,几乎是一见此豆腐就必点。

  车田豆腐又叫盐卤豆腐,用河源黄豆加东江水制作而成,但只有在东江上游龙川县车田镇做出的豆腐才是上品。据说做车田豆腐共有7道工序,整个过程得花5个半到6个小时,当地老叫法是“做足36下”,但其实从磨浆到制作完成,工序已远远超过36下!

  其中最考师傅也最难被人偷学到的关键是油豆腐,又称点豆腐,即在热浆冷却至80摄氏度上下时,将盐精装在一个小瓶罐里,然后左手按住瓶口靠在缸沿,盐精顺着左手食指缓缓流出,随浆水的搅拌均匀融入热浆。虽然过程只需20分钟左右,但不是老师傅就绝难抓好时机。点卤完成之后,就人工用小块布帕包扎成型,水稍干便放进盐水缸里浸过捞起,再放在火炕的竹片上烤,反复三次翻转,烤到微黄色方可出炉。豆腐外皮韧内里嫩筷夹不烂,嫩滑爽口,煮的时候也不易成碎块。

  车田豆腐菜式的代表作是酿豆腐,用半肥半瘦的土猪肉掺入鱼肉剁成胶状的馅,酿入油炸过的豆腐里面焖熟,外皮烟韧内里软滑爽口,多吃也不腻。不过小记就觉得要想吃出真味,还是盐水豆腐生,即点即炸即上的车田豆腐泡在一大缸盐水里上来,胖嘟嘟金砖一般,外脆内滑得不像话,咬开一角用里一吸,滑嫩如豆腐花的内里就哧溜溜地滑入嘴里,口感对比强烈之余,豆味更为突出。

  贴士:茶树油蒸鸡值得一试;土猪汤最好预订;只做饭市。

  浓汤云吞煮水鬼重豆腐

  清远水鬼重豆腐:豆味最浓

  对决者:水鬼重豆腐

  事先声明,可不是因为农历七月十四日近了,炳胜才帮豆腐起了这么一个应景名字吓人!这种名字骇人的豆腐,在清远可是和清远鸡齐名的。在炳胜,据说每天可以卖两吨!

  香煎豆腐

  水鬼重豆腐以清远清新县浸潭产的最好,因为浸潭的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所以炳胜的工场做水鬼重豆腐的时候,也得特意每天从浸潭取水过来。而豆子则选用湖南豆,比本地豆子浓味更厚。做这个豆腐最特别的地方有三个:一是煮豆浆时不用明火,而以摄氏100多度的蒸汽来蒸,以防止豆浆和水分离,也令豆浆受热更均匀不带焦味;二是点卤的时候,用鸡蛋清而非普通的石膏;三是在压水这一关时,必须要有比它更重的东西压在身上,以把水分压出,据说一板水鬼重豆腐可以压上几十斤的重荷!因此它的密度也比普通豆腐大得多。

  石锅老姜鸭汁水鬼重豆腐

  说到为啥叫水鬼重豆腐,其实谜底很简单——在它制成后,会用土榨花生油把它炸至金黄色,令其表面金黄香韧以锁紧内里水分。不过这样一来,为了令豆腐的保存时间延长,就得把这炸过的水鬼重豆腐放入山水中浸泡,等它吸饱水之后就会如水鬼一般沉到水底,比一般豆腐重上一倍。因此,当地人就其为水鬼重豆腐。由于其豆味浓口感更结实,所以在烹制时以红烧或者焖最能突显出它本身的豆味。

  除了水鬼重豆腐,这里的玉米豆腐也同样出色。是用玉米磨汁后兑进龙洞泉水里去磨豆浆,做出来的豆腐比山水豆腐要鹅黄一些,但是水嫩更胜,还带着股清新玉米香,蘸着这里以鸡壳、虾皮、火腿重新调过,以三种豉油做底的超鲜酱油来吃,令人不不知不觉地吃下一块又一块。

  贴士:人多请预先订位;营业时间从11时直到凌晨4时。

  现场直击豆腐花之诞生:

  1.把准备磨浆的黄豆预先浸发一晚,磨浆。

  2.在桶里倒入适量石膏粉。

  3.把豆浆温热。

  4.急速倒进木桶里,盖上盖子几秒。“礼成”。

  贴士:这里的醉鸡全用鸡翼鸡腿,值得一试;两人豆腐餐158元,里面有5道豆腐菜;有20年陈古越龙山花雕王,280元/斤。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