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11招整治交通迎国检
1.35岁以下民警当义务交警:组织广州市公安局直属机关单位及区公安分局机关35周岁以下的青年民警,利用休息日分批组成创文交通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开展义务交警活动。
2.重拳整治“五类车”:从4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开展“五类车”专项整治工作。(小宝注:“五类车”是指——四轮电动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拼(改)装报废车等五类特殊车辆。)
3.专门整治车辆乱停放黑点:成立专门整治小组,对市区车辆乱停放黑点进行视频监控。
4.严打酒驾:市公安交警部门将酒后驾驶、超载超员等六大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常态整治工作范畴,打击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5.启用30套移动式电子警察:市公安交警部门于今年7月启用了首批共30套移动式电子警察。
6.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从今年4月份开始,市公安交警部门对全市1037个SCATS信号控制路口的信号设施和配时进行全面摸查,确保全市交通信号设施正常运行。
7.修复4200处交通护栏:今年以来,市公安交警部门对由于交通事故等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歪斜的4200多处交通护栏进行了修复。(小宝提示:请各位车主、司机留意护栏修复路段路况,预计好行车时间。)
8.针对128处交通事故多发段制定措施:市公安交警部门排查出2011年全市事故多发点段128处,并针对事故多发原因制定治理措施。
9.强化重点车辆及驾驶人源头监管:市公安交警部门将市属重点车辆及驾驶人交通违法情况向交委及相关运输企业单位等进行通报,并督促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重点车辆及驾驶人进行整改处理。
10.发宣传单张220万份:今年上半年,交警部门共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25场次,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张220多万份,悬挂宣传横幅1560条,张贴宣传挂图10万多张。
11.开广州交警微博,答疑1615条:今年,市公安交警部门在互联网开通了广州交警微博,发布各类交通信息,在网络上积极与市民交流,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解答市民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