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交线路分布不是数字游戏
广州交委即将调整一批公交线路,我领会到的原则大概有三条:一是把与地铁路线重复的公交线路砍掉,二是让更多的线路接驳到地铁,三是减少中心区重叠的线路,而增加周边区域的公交路线。如果把这种理想的规划画出图来,相信调整后的公共交通分布相当完美:公交与地铁相连,各个点都能覆盖,你要去哪里都有路线可以通行,但是可能也只有一条。
然而,公共交通的设计不是数学。广州修了很多地铁,这很好,但是地铁比公交贵得多,每天坐地铁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坐得起?公交转地铁增加了出行成本,有很多百姓还真愿意在闷热、拥挤的公交车上一条线坐到底!如果不能解决成本问题,再完美的线路设计也无法让大众交口称赞。再说说公交线路设置的疏密。其实中心区有重叠的线路是很正常的,为什么3号地铁线挤爆而4号地铁亏本?BR T的设计者当时为了线路分布的好看,就砍掉了不少线路,基本上一个方向配一条公交线,就造成了今日“BR T什么都好,就是上不了车”的局面。
其实最终,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再挤也还是要上,再贵也还是会坐,因为没得拣,工一定得返,饭钱一定要出去赚,但我希望到那个时候,有关部门不会沾沾自喜地说:看,线路规划很好嘛,四通八达,市民去哪里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