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广州将推进外地车本地化使用控制措施
导语 到2018年底,广州将推进外地车本地化使用控制措施、到2018年底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禁止新建、扩建燃煤电厂和企业自备发电锅炉等。
2018年底广州将推进外地车本地化使用控制措施
1月3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6~2025年)》(下称《达标规划》),其中提出,到2020年底,广州要实现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达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为此,广州在未来3年内计划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包括:提前实施机动车国VI排放标准、到2018年底,广州将推进外地车本地化使用控制措施、到2018年底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禁止新建、扩建燃煤电厂和企业自备发电锅炉等。
到2020年广州空气达标天数要超九成
近年来,广州空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逐步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已稳定达标;PM10(可吸入颗粒物)初步达标,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日均浓度超标率;PM2.5(细颗粒物)尚未达标,二氧化氮、臭氧超标天数有上升趋势,污染形势严峻。其中,二氧化氮达标压力大。移动源是广州二氧化氮占比最大的排放源,包括道路移动源和非道路移动源。广州虽然从2012年7月起实施了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措施,但机动车保有量仍然较大,同时存在一定数量外地车本地化使用情况,加剧了交通拥堵,使机动车在氮氧化物污染中的占比逐年快速递增。
此外,分析指出,近年来广州二氧化氮、PM2.5、臭氧为主导的复合型污染特征明显。在空间分布上,二氧化氮的高值区域集中在市区中西部。PM2.5高值分布相对平均,在市区中西部及南部的番禺区尤为突出。臭氧的高值区则出现在南部的番禺区和北部的花都区。
《达标规划》中,将规划分为2020年和2025年两个分阶段目标年。其中,2020年为近期规划年,要求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达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2025年为中远期规划年,要求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改善,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其中,到2020年,广州将全面完成“十三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任务,二氧化氮和PM2.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并有效降低日均超标率。
将研究有条件限行国Ⅱ及以下老旧机动车
为了实现达标目标,《达标规划》中也提出众多近期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其中,广州将“依法完善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措施,遏制汽车数量过快增长。积极推动落实对本地化使用外市籍车辆的交通管理措施,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等政策措施。联动周边城市推进非本市籍及过境车辆排气污染整治。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机动车拥有、使用和城市交通、大气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达标规划》附件《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污染控制项目表》明确提出,到2018年底,广州将推进外地车本地化使用控制措施。而在2020年底前,广州将研究在二氧化氮高值月份或不利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下实施国Ⅱ及以下老旧机动车限行措施。
《达标规划》中提出,广州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从去年起,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100%使用纯电动汽车,力争到今年年底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加大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力度,结合充电桩配套进度等情况,逐步扩大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应用规模。
今后,广州将完善二氧化氮、臭氧、PM 2.5的测报及综合分析,建设精细化空气质量综合预报预警平台,进一步加强环保、气象部门的对接协作,完善空气污染预警机制及预警信息传输体系,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短、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及时预报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推进广州南沙小虎岛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建设。
《达标规划》两个分阶段目标年
2020年(近期规划年)
●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
●二氧化氮和PM2.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并有效降低日均超标率
2025年(中远期规划年)
●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