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缴费标准、覆盖范围及与老农村养老保险的区别
导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参保人群: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参保手续及流程:1、参保办理以村(社区、居委)为单位,参保单位办理登记手续,首次参保时应填写《参加养老保障(险)单位登记表》。2、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随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到村(含居委、社区,下同)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站提出参保申请,由村负责初审参保资格并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公示单》公示一周,无异议的人员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参保人员若为现已军人或退伍军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从军证明,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役士兵政府补助申请表》,报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农民工是否属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所谓农民工,是指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他们具有农村户籍,但是进人城市从事非农业劳动。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为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阻碍,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没有城镇户籍而无法被纳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我国正不断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此次《社会保险法》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据此,该法第10条“职工”的概念应当也包括农民工在内,这也就意味着农民工已经具备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更是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而专门作了相应的针对性规定,其目的是鼓励和方便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农民工当然属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新农村养老保险和老农村养老保险的几点区别:
第一,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当然,新农保政策是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大家就可以领钱了。